永济是山西西南地区,是山西运城的一部分,永济,古称蒲州,俗称“蒲坂”,也叫“知邑”,是五帝中舜的故都,《史记》上司马迁将其称为“天下之中”。秦置蒲坂县,清代一七二八年改蒲州为蒲州郡,并设永济县。两千多年来,永济或称县、或称郡、或称州、或称府地,一直是山西历史上少有的几个著名巨镇。永济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,它是一个“天高皇帝远,地低皇帝远,黄河远海”的地方。“欲追千里眼,先追一步。”王之涣在《登鹳雀楼》中所描写的“鹳雀楼”,正是在永济黄河畔。以下是1914年永济的一系列图片,光阴似箭,一眨眼,一百多年过去了,蒲州旧时的景象,却在一张张发黄的图片中,留下了永恒的印记。
这张照片显示的是蒲州鼓楼1914。蒲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,建于北魏,在唐朝曾经两度改作中都,自古就是一个军事重镇,素有“唐都与长安”的“重镇”之称。根据《蒲州府志》,蒲州是山西最大的一座城市,高八丈,方圆一千六百尺。
(资料图片)
蒲州城西大门的护城河及围墙,1914。透过图片上那巍峨的城垣,仍能想象出当年蒲州的繁荣与繁荣。
1914蒲州,一所古老而精致的寺院正门。
蒲州普救寺,1914年。普救寺坐落在蒲州古都之东,在眉山丘陵之巅。建于隋朝,其中的“莺莺楼”,更是以“崔莺莺”著称,是一部以“张生”与“崔莺莺”为题材,由王实甫所著的“元杂剧”王实甫所著。
一九一四年,蒲州农村的一场庙会。在我国,每年的新年,到处都有赶集赶集的活动,因此,作为一个具有娱乐、饮食、艺术表演和购物等多种职能的大“集市”,它在我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知名度。
一九一四年,在蒲州一个村子的一个庙会上上演一出戏剧。蒲州有“蒲州梆子”,“蒲州梆子”的起源是古代蒲州,故称“蒲州”。蒲州梆子以其高昂的声腔和高昂的声腔,善于演绎宏大而又凄美的史实。具有悠久的乐舞及演出艺术,尤其以要帽翅、羽翼、甩发等特色技艺著称。
1914蒲州,铁塔,铁马和铁人,在一个残破的寺院里。
一九一四年,蒲州,一处山坡上的小小寺院。
一九一四年,蒲州市区,一条泥路上。
朋友们好,今天的文章写到这里就完美结束啦,真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,喜欢老照片的朋友们记得给小编点一个赞呦,我会继续好好写作。图片来自网络,感谢支持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