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新华社客户端重庆7月31日电(李欣然)近日,由重庆大学出版社立项建设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、“2021—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”少数民族古籍类项目《纳西东巴文献字释合集》顺利结项。其对于纳西东巴文化的研究、民族古文献的抢救整理、民族语言文字的字词典编撰等,都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。
该项目2011年立项,由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喻遂生教授任首席专家,先后有60余名汉族、纳西族、土家族、壮族、满族师生和专业研究人员参与文献的收集、整理、研究和释读工作。
纳西东巴古籍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,早在2003年就入选了“世界记忆遗产名录”,被誉为纳西族古代社会的“百科全书”。东巴文用于记载纳西族宗教信仰、祭祀仪轨及社会文化生活状况,被誉为古文字的“活化石”,也是研究古文字与民族文化演变规律的典型范例,具有独特且宝贵的研究价值。
《合集》在前人整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,创新整理及译注体例与方式,选辑资料覆盖面广,成果规模宏大。主创团队通过十余年的大范围文献筛选和田野调查,从1000余种现存东巴经书及近年田野调查所获得的上百种应用性文献中,精选出110本有重要价值及代表性的东巴文献,分辑为50册,计1538万字。
来源:新华社
标签: